#讀書心得 《最後的秘境 東京藝大:天才們的渾沌日常》

最後的秘境 東京藝大:天才們的渾沌日常

最後の秘境 東京藝大:天才たちのカオスな日常

作者: 二宮敦人

 深夜裡用宣紙幫自己取模的妻子;從筷子到烏龜,什麼都做的妻子;輕快地把重到腰快斷的木頭搬來搬去的妻子;把從福利社買的防毒面具丟在廚房的妻子……這一切的源頭就是作者二宮的妻子。被洋溢著濃濃「異世界氣息」所吸引,作家以身為與藝術無緣的普通人,踏進妻子所念的東京藝大,帶領讀者一起撼動概有常識的「秘境探險」。
說到藝術,像我們這樣的外行人只會想到「感性的世界」,但實際上卻是相當耗體能,以0.1公厘為單位在磨練著技術。而且還是個畢業後,能以此為業的機率只有一小撮的嚴峻世界。

即使如此,本書中登場的藝大生們並沒有什麼悲壯感,大家都很樂在其中,並且對於自己主修的項目熱情地侃侃而談。例如:巴洛克、設計、三味線、漆藝……等。

無論東西古今,所有藝術的魅力透過年輕人們的言語,生動地展現出來,讓人感受到藝術是如此地令人炫目。某些意義上來說,甚至超越一些知名藝術家或評論家的言詞。藝大生們就像是剛摘下的新鮮蔬菜一般,雖然不是什麼名牌貨,卻有著高超的新鮮度。

本書令人歡笑、驚奇與感動,同時它也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優秀藝術入門書。

曾在節目上看過,日本某高中生理直氣壯地說「是我們成就了學校,而不是學校成就了我們」,我忽地恍然,是啊,要評論一間學校,看這間學校的畢業生是最直觀的。
所以先來看看東京藝大的畢業生吧!

伊勢谷友介(劍心裡演蒼紫的那位)

演員,日本大学豊山高等学校→東京藝術大学美術学部→東京藝術大学大学院美術学部修士課程

坂本龍一

音樂家,新宿高等学校→東京藝術大学音楽学部作曲科→東京藝術大学大学院音響研究科修士課程

村上隆

藝術家,本郷高等学校→東京藝術大学美術学部日本画科専攻→東京藝術大学大学院美術研究科

葉加瀬太郎

小提琴演奏家(知名的情熱大陸的BGM演奏者)
京都市立音楽高等学校音楽課程→東京藝術大学音楽学部器楽科ヴァイオリン専攻

田中公平

作曲家(櫻花大戰等遊戲作曲)
大阪星光学院高等学校→東京藝術大学音楽学部作曲科

陳澄波

畫家
台灣國語學校→東京美術學校(今日本東京藝術大學)
一字排開大概就可以了解這間學校的風格(?),但其實我對東京藝大的第一印象是他們的「藝祭」,多年前去上野時曾意外見過,現場看到藝大學生們的神橋實品真的很驚人,那完成度精細度之高!
基於對東京藝大的興趣,所以看了這本書,實在太有趣了,有種窺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圈的感覺(而且是一輩子也不會搭上線的生活圈XD)。
(btw我對武藏野美術大學也很有興趣啊,畢業生有今敏、島田莊司、奈良美智…等,希望誰也來寫一下XD)
作者因為妻子就是藝大學生,從妻子的奇異行為,進而對藝大產生興趣,寫下本書,書中輕鬆訪問藝大各系學生,讓讀者可以看到天才們的日常,以及,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東京藝大裡分為「音樂學校」與「美術學校」,不管哪邊都是天才鬼才雲集。音校與美校的學生非常容易分辨,踏著高跟鞋,穿得美美的、姿態優雅的學生是音校生,隨便穿穿,衣服跟手指上總有顏料或燒焦痕跡,永遠睡不飽的是美校。
不過音校生雖然外表很貴族(?),但其實也有很多苦衷,時常穿高跟鞋是為了習慣鞋子,因為演出時都要穿高跟鞋,演出的禮服一套十幾萬日幣,還得配合曲目更換。
而且音樂是瞬間的藝術,學生彼此之間都有很強的競爭意識,在學生時期也不得不多參與演出,有時候自己貼錢也要出演。藝校就無此困擾,因為做好的藝術品可以放著保存,過了幾年後也有可能再被惠眼人士發現。
書裡好幾位學生都很有趣,而且很真實。
有個靠口哨入學,還得到全世界口哨大賽冠軍的人說,雖然想推廣口哨成為交響樂的一個聲部,但也有很多困難,也深知靠口哨大概沒辦法過活,不過還是喜歡吹口哨。
我覺得這種單純的為喜歡而做的心情,比「我一定要讓口哨成為交響樂的一個聲部」的少年漫畫式宣言還要真實,而且也可以持久,可以感覺得出來他永遠不會放棄這件事。
每個學科都有各自的眉角,非常有趣,(我看完終於了解「鑄金」、「鍛金」、「雕金」三種技術的差別XD)。
推荐給好奇藝術科系及想偷看鬼才們的生活(?)的你!
ps.書看起來有點厚,但因為下方留白了三分之一,所以也很快就看完了,覺得留白的部分可以再少一點……
「如果做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就背離了藝術。創造這世上還不存在的東西,雖然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廢物,不過,把它們創造出來才算是藝術。」
創造無用的廢物。究竟這件事本身,是一件無用的事嗎?
為什麼人類這種生物,要如此耗精費神去做這些怪事呢?
我懂,寫作也是
「有些人單看作品,真的會覺得非常厲害又優秀。但是仔細調查作者本人後,常常發現根本是個無藥可救的廢人。」
我懂,太宰治
「一開始是抱著必須要對社會有貢獻的想法。但是東大建築系的老師告訴我們:『所有的建築都是出自個人的欲望』,不是為了案主也不是為了社會,而是因為自己想做才做。別人的需求,之後再磨合就好。我心想,原來如此。做想做的事,周圍的人也會感染到愉快的心情,這才是真正地對社會有所貢獻。」

最後是平衡報導(?)

書中也有提到東京藝大裡性騷擾事件遠比其他學校多,查了一下,真的發生過不少相關的事件,還有教授利用職權威脅學生的事orz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按五下拍手,給我一點回饋:)

Bookmark (0)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Post Author: ami

文具,讀書心得,鋼筆,手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