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身為職業小說家》村上春樹

身為職業小說家

職業としての小說家

村上春樹

 

     
        一個人,三十五年,十三部長篇小說
  為誰寫?
  如何寫?為什麼繼續寫?
  寫小說心要多強?
      村上春樹第一次真正面對全世界讀者,深入思考、詳盡敘述自己所寫小說的現場,和背後文學涵養。出乎讀者預期的一本書,終於出現!

 

 

  雖然擁有享譽全世界的高知名度,但許多事情始終包覆在神秘的面紗中,全書十二章變化豐富的結構,滿載自傳性故事,伴隨趣味幽默,坦誠揭開秘密。

  村上的讀者是誰,男女各半,還是美女居多呢?收到多少讀者來信?芥川獎、諾貝爾獎等時常圍繞作家身邊的「文學獎」,村上怎麼想?為什麼,以什麼形式,從什麼時候開始離開日本,經過什麼樣的惡戰苦鬥之後,朝世界出走?一度視為「可逃場所不足」的學校,如今如何看待求學?對於經歷過311福島核災的日本,看出什麼樣的問題?當初為什麼選擇小說家這樣不可思議的職業,此後,近四十年漫長歲月,如何能以不衰退的創造力直到現在繼續寫下去?

 上述一切問題,關於「作家-村上春樹」的種種,誠實而強壯的思考軌跡,盡在於此。村上說:「寫小說時最重要的寶藏,就是具體細節的豐富收藏。」

寫作像人生一樣,不要失去健全的野心

自從看完《地下鐵事件》後,對村上春樹的文字接受度刷新(?),翻翻這本隨筆看起來也不錯,便帶回家慢慢看。

開頭是作者描述自己早年生活與作家之路,雖然天才流的方法,身為凡人的我完全無法拿來作參考(當作家的過程像勇者受到天啟、看棒球看一看忽然冒出想法說「來寫小說吧!」、第一次寫文章就發明新文體,先寫英文再翻日文、第一次投稿就得獎、連續寫三十五年無瓶頸…)

不過作者的語氣誠懇中又有堅持自己的信念(時而還有溫和的嘲諷),讀來也蠻有意思。喜歡他吐槽自己之所以不當評審那段,還有關於「原創性」的看法,不被當時的時代所接受的風格通常都是有「原創性」的,明捧披頭四也暗捧自己(喂)。

作者說到,小說家對自己的領域很寬容,比如說某些人跨領域來寫小說,小說家並大部分都不會因此感到反感(ex某明星寫小說大賣之類的),作者道,大概是因為小說這個領域不像其他職業領域有飽和的問題,再者,其他人跨領域來寫作,反而能帶動讀書風氣,故小說家都喜聞樂見。

個人八成同意書中的看法,剩下兩成則是覺得文字創作者雖然不怕別人跨領域,但卻會文人相輕啊。

小說家的寬容,可能多少和文學業界不是零和(zero-sum)社會有關。換句話說,絕對不會因為有一個新作家出道,就有一個舊作家被取代而失業。至少不會這麼露骨地發生。相較於職業體壇,有決定性的不同。

關於文學獎的章節,應該是是『溫和的』嘲諷開最大(但最有趣)的章節,在講芥川賞兩次落選的那段實在太有意思了。

NHK也很麻煩。被提名的階段就說「如果得到芥川獎的話,請上第二天的早晨的電視節目。

就算說,不要,我不想上,對方也不太肯罷休。反而生氣地問我為什麼不上。每次被提名時就會發生各種類似的事情,往往令人感到很厭煩。

我到書店去,看到書名類似「村上春樹為什麼沒得芥川獎」的書擺在平台上。

還好諾貝爾文學獎沒有對外公開的最終評選階段的名單(爆)不然他每年不煩死才怪。

村上春樹能否得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成為每年媒體、文學愛好者的討論焦點。近年當頒獎典禮到來時,被稱為「Harukist」的鐵桿粉絲都會舉辦聚會,守著典禮直播,期待村上春樹得獎。

我所寫的小說可能還是被同類的人接受,令同類的人感到煩躁(或者令為數不少的人感到煩躁,似乎與文學獎無關,是我與生俱來的資質。)

想當年第一次看村上的長篇作品(應該是《海邊的卡夫卡》)的感想,真的就是煩躁,無以名狀的。

不過芥川獎本來也只是文藝春秋這一家出版社所主辦的一種獎。雖然我沒說,文藝春秋把那當生意在經營,不過要說完全沒當生意在說,也是謊言。

不用說,能留到後世的只有作品,不是獎。
還記得兩年前芥川獎得獎作品的人,還記得三年前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的人,世間恐怕不多。

 

喔喔喔,村上的隨筆真的很敢講耶,如果小說也是這種風格我就看得下去了(爆),不過轉念想想,還真的是在某領域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隨心所欲,普通人都只能三分保留,或講了也沒人聽,小小作家誰敢在書中罵文藝春秋跟各種獎。 

中後篇幅主要在講作者個人創作流程,關於長篇小說、關於要寫什麼、如何安排人物出場等等。我認同作者說的,小說家看到事情時不立刻評論,先把事情的原貌好好保留在腦海裡,還我還是想吐槽,作者是天才,幾乎不做任何筆記,他形容自己的記憶就像許多的抽屜(也許可以想像成BBC福爾摩斯的記憶宮殿(?),要用的時候抽出來就好。

嗯,普通人如我腦中也有很多抽屜,但都卡住打不開啊啊。還是乖乖做筆記吧。

看完之後覺得村上春樹真的是個不太適合生活在日本的非典型(?)日本人,他對崇尚團結、合群的社會格格不入,從學生時代開始就覺得為什麼要上學接受無聊的填鴨教育?比起上學,他更喜歡讀自己想看的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也在學生時期對英文原文書很有興趣,自學到可以翻完整本。我很同意他學外語的理念,若不是發自自己內心的想看的原動力都很難記得起來的,不過也無法否認學校教育的必要性,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村上一樣可以在幼時就自動自發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啊。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在文章最末按5下Like!
我將得到likecoin的回饋:)

回饋由likecoin基金會出資,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以註冊,流程超快),按五次左鍵,可以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支持創作,正向交流:)

Bookmark (0)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Post Author: ami

文具,讀書心得,鋼筆,手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