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土
朱和之
大正二年(一九一三)三月,合歡山發生臺灣史上最大的山難。總督府技師野呂寧率領探險隊測繪內太魯閣地區,為次年的軍事行動做準備,途中卻遭遇暴風雨,造成八十九名漢人夫役死亡的慘劇。半年後,高齡七十的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率由軍警組成的七百人探險隊,分兩路登上合歡山和奇萊主峰,完成地圖測繪工作。
佐久間左馬太被明治天皇賦予開發臺灣山地的任務,推出以武力強行鎮壓的「五年理蕃計畫」。儘管官方宣傳為「聖代之偉業」,實際上在臺灣和日本國內都遭遇極大反對。
負責執行計畫的蕃務總長大津麟平,眼見四年間付出兩千餘名警察部屬傷亡的慘重代價,加上過度徵用漢人夫役也使民心不穩,因此公開反對理蕃政策,試圖阻止軍事行動;以糖業界人士為首的日本資本家們,抨擊總督為了不事生產的山地而荒廢平地政務;而日本國內正逢「大正民主」風潮,藩閥政治體制崩解、陸軍失勢,出身海軍的新首相要求佐久間中止武力征伐,更意欲撤換總督。
儘管如此,佐久間左馬太為報答已故天皇的知遇之恩,並重振「維新精神」,依舊在大正三年(一九一四)夏天,發動六千軍警以及一萬七千名夫役進行「太魯閣蕃討伐」,從南投和花蓮港兩路夾擊,攻打總人口九千,壯丁只有三千人的太魯閣原住民。雖然取得壓倒性勝利,但總督本人卻也在前線墜崖受傷。
吉揚‧雅布是內太魯閣古白楊社的青年,資質與偉大的獵人祖父諾明‧巴可爾相近,獲得傳授其背賀靈(bhring),在山林間擁有準確的直覺與萬無一失的獵技。他在十六歲那一年首次參加獵團出草,斬獲敵首而歸,引導對方魂魄前來增加部落靈力,福佑豐收。祖孫兩人前往部落領域邊界打獵,諾明‧巴可爾意外負傷,返家後迅速衰老,遺言要吉揚永遠記得祖先的訓示。
太魯閣地區被日本人封鎖,禁止任何交易,族人生活困頓不堪。為了準備婚聘用的食鹽,吉揚‧雅布和父親前往外太魯閣,與當地總頭目哈鹿閣‧納威一同向日本警察請願,抗議過程中吉揚‧雅布誤觸通電鐵條網陷入昏厥,首次感受到文明的威力。
族人得知日本人即將大舉來襲,群情洶洶意圖出戰。哈鹿閣‧納威分析利弊,決定在具有優勢的山上迎擊,誓死保衛家園。日本軍警攻入山區,各部落奮勇應戰,但缺乏組織聯絡,又敵不過大砲和機關槍,因而死傷慘重。吉揚‧雅布因妻子臨盆,礙於禁忌錯過部落保衛戰。
禁忌解除後他憑藉高超的背賀靈發動游擊戰切斷日軍補給線,更狙擊總督,使對方驚嚇墜崖。兩次颱風過後,族人飢寒困頓已極,為延續血脈,並遵照祖訓按時舉行感謝祖靈的豐收祭,被迫陸續出降。原本各自獨立生存的不同部落,意外在「歸順式」上會盟,產生了「太魯閣人」的一體意識。
佐久間左馬太風光凱旋,一年後辭去總督一職返回日本,旋即逝世。諷刺的是,在他辭世前後,布農族起而反抗,漢人也爆發規模龐大的西來庵事件,戳穿總督府「平定全島」的假象。而開發山地獲得的樟腦,更因德國人工樟腦技術突破而產值一落千丈。
一場開拓「樂土」的戰爭最後徒勞而終,只留下無盡的唏噓與疑惑。
先說結論,覺得作者在寫作上歷史包袱很重,田調痕跡很深讓人有出戲感。但故事本身是好看的。
我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特別是開頭的『台灣史上最大山難事件』,網路上能找到的資料就那些,後來剛好上了非虛構寫作課,為了交作業還去台灣圖書館查日治時期的資料。
因為讀過這個事件的資料的關係,看完第一章就覺得作者是考據派,書中人物每個動作似乎都反查得到相關的田野資料,個人深感佩服。但這也引出另一個缺憾,覺得戲劇性好像不太夠,明明是死了八十幾人的山難事件,描寫得很公事公辦,臨場感與我之前看的那本《生還:自山難中獲救》相比也差了點。當然跟日軍視角也有關係(對日本來說,死的都是漢人,沒差…orz),但總覺得有點可惜,畢竟歷史小說終究還是小說,可以有增添的空間。
之後的故事以雙線進行,一邊是日本方,另一邊則以古白楊社青年的為主,比較好奇的是為何作者會選古白楊社的人作為主要角色之一?因為太魯閣之役主要是外太魯閣的赫赫斯社與日本人近十八年的恩恩怨怨……當然也有寫到赫赫斯社的頭目哈鹿閣的事,但總覺得有點隔靴搔癢。不過相較於日方的篇幅裡,角色總出口成章(田野資料),我覺得原住民方這邊寫得很好,山林的描述、族人對萬物都有靈的敬畏、出草的必要性與神聖性,都看得出來這就是不同的文化。
結尾收在勝者(殖民者)與敗者(被殖民者)上下關係與文化掠奪,以及日本花了大量人力才取得的「樂土」(樟腦產地),輕易被德國的技術超越,各種歷史的後見之明產生的惆悵感,讓這本書有個哀傷的餘味。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在文章最末按5下Like!
我將得到likecoin的回饋:)
回饋由likecoin基金會出資,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以註冊,流程超快),按五次左鍵,可以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支持創作,正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