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顯微鏡下的大明》古人也逃脫不了出生、死亡、納稅

顯微鏡下的大明

作者/馬伯庸
讀墨電子書

六個塵封已久的明代官場故事,從小人物的生活,窺見大明最真實的社會百態,還原史書「一句話帶過」的歷史真相。
要讀懂大明,不可只注目於朝堂,亦要聽到最底層的呐喊。因為在一個個普通百姓的遭遇中,才蘊藏著最真實的規律。


如同書名,作者書寫細中之細的歷史小事(其實第一個絲絹案也不算小,都差點民亂了),寫出明朝的官場社會的情況,還有鬥智鬥數學(?)官鬥民鬥,最後見微知著,可以看到明朝走向敗亡的因素之一。

作者文筆偏白話,雖穿插古文,但會用現代也可以理解的說法再講一次,不用擔心看不懂。註解超多,考據詳實。

學霸必須死——徽州絲絹案始末

學霸沒題做,只好翻陳年稅務找BUG,因利益之下牽扯下一堆人,結論,數學很重要。

本書第一案「 徽州絲絹案 」之前在微博連載時就有被轉過,如今重看還是覺得很有趣,不過很多稅務會計相關的事,相關科系的人可能不是有興趣,就是有PTSD。徽州絲絹案還有個有趣的點是,看官場公文互鬥。

最前面的帥嘉謨力戰五縣,跟後續的秋後算帳都很值得一看,真的是官場如戰場,一不小心,想做好事也會被砍頭,動到既得利益者如殺人父母,調稅猶如調18%。不過,雖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官員重名聲還有後續效應,即使是首輔張居正,想弄死一個官也是要有點明目的,如何搞出這個明目便是實力所在(?)。


筆與灰的抉擇——婺源龍脈保衛

文人覺得石灰戶採石灰破壞山水龍脈,導致地方上榜率不高,因此抗議,兩方各爭利益的故事。

絲絹案姑且算是學霸沒事找事做,但龍脈保衛戰就是牽扯到實際利益了,雖然另一邊是風水玄學(?),但看完還是覺得,上榜率不過不是應該先檢討自己嗎?

本案的另一個看點是,報官上訴也是要用心的,自己的問題官員不一定會關注,但若是關係到官員的仕途那就不得不關注。古人的EQ很值得學習啊!

誰動了我的祖廟——楊干院律政風雲

鳩佔鵲巢還理直氣壯,無論神佛還是親兄弟都要明算帳。

讓僧人在祖墳蓋寺廟,本以為可以兼顧祖墳香火,沒想到廟方鳩佔鵲巢還把人家祖墳毀了。

最後對簿公堂,不但費時費力,最後還得上京告狀。小時候看包青天,覺得攔轎伸冤合情合理,長大後才發現越級訴訟不管在哪個場合都很犯諱,想想也對,不然上位者每天處理這些事都飽了,現代法制也是,總要一層層上訴才能到最高法院。所以其實在很多朝代, 越級訴訟者無論案件是否為真,就先背一條罪。

這讓我想到自家附近的廟方與當地地主也有段糾紛,說是以前地主的祖先捐地給廟,但現在房價飆漲,子孫想把地拿回來,廟方卻不願,兩造也是對簿公堂,但因當年沒有留字據,該案也是剪不斷理還亂。 歷史果然只會重演。

天下透明——大明檔案庫的前世今生

這篇在講明朝的大數據(?),篇幅很長,卻意外有趣。可以得知古代是如何整理資料、收稅、治理國家。在那個沒有電腦、甚至印刷術拿來做公文也不實際划算的年代,要怎麼統整資料,知道最低層的數據(哪戶人家有誰、在做什麼、有多少田等等),以及如何從數據中舞弊、行賄的小技巧(?)。

還有,檔案庫設在湖上的小島真的很酷耶,而且嚴禁燈火,還會不時拿出來曬冊,或是在紙漿中加防蟲的東西,都很有趣!雖然最後這些大數據的正確性還是敗給了人性,長官不在意、經費不足、維護人力不足、年久失查,資料就越不正確,最後連地方上都用自己的資料收稅了。

雖說現代有了電腦,法治也相對完善公平,但是也不能全權信任政府,都2022年了,存在銀行裡的錢也有可能會不翼而飛的。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在文章最末按5下Like!
我將得到likecoin的回饋:)

回饋由likecoin基金會出資,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以註冊,流程超快),按五次左鍵,可以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支持創作,正向交流:)

Bookmark (0)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Post Author: ami

文具,讀書心得,鋼筆,手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