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
Not Applicable 不適用
Not Available 無法提供
十三歲的某一天開始,圓香的「特色」就成了眾人品頭論足的話題。
明明只是討厭月經才控制體重,卻被以為是在減肥、被看作是厭食症;
明明只是想要擁有無可取代的關係而和學姊交往,卻被要求為LGBT表態。
討厭的東西就是討厭。只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大家卻都不能理解。
她「不適用」於任何定義,也「無法提供」別人想要的樣子,
對於那些自以為是的溫柔和顧慮,她只希望他們都閉嘴。
她還在尋找那個無可取代的人。
那個會單純地把圓香當成圓香看待,對圓香說屬於圓香的話,
那個跳脫重要度金字塔之外,無可取代的人——
作者: 年森瑛
出版:皇冠
感謝皇冠出版社邀請推薦。
「只要用過Excel,一定曾看過『N/A』這個惱人的函式錯誤訊息,意指公式找不到符合項目。
初次見到《N/A》的主角圓香時,一定也有相同的惱人感受。
從家庭到學校,再到親密的關係,她覺得自己被錯誤定義、亂貼標籤,在強調多樣性的時代裡找不到符合自己的項目。
她自己被自己困擾著,一如青春時代的我們,曾經都是N/A。」
——【#作家 #挑食家 #不吃苦瓜
#標籤是快速讓人認識你&讓人知道如何對待你的方法之一】ami亞海
收到編輯來信邀請推薦,而且強調本書只有三萬字,反而激起我的好奇心,速速讀完後,故事在一個「!」的地方拉下了布幕,心情上在「怎麼突然結束了」與「好像結束在這裡也不錯」之間反覆橫跳,最終還是同意了後者,而且故事確實也是說得完整,在講求快速、專注力低落的現代,篇幅不要太長似乎也是個優點,剛好適合推薦給青少年。
作者年森瑛的敘事很有畫面與真實感,女生的同性朋友之間微妙敏感的地方很棒,也把青少年的微妙心理寫得很好,自我中心(講難聽就是中二病),不想被定義、尋找著過於夢幻的目標。雖然我離這個階段有點遠了,但故事中橋段每每都讓我想起以前那個不成熟的自己。
故事中「討厭生理期」的部分也是我蠻驚豔的橋段,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在日系小說裡看到這麼明確描寫月經細節,沒有抽象化或是草草帶過。作者形容血塊像秋刀魚的內臟實在太精準,害我日後看到秋刀魚有點PTSD。
過往看過類似的小說是《聽說桐島退社了》,那本是群像劇,專注描寫青少年的人際關係及其相互影響的過程,本作則把鏡頭全放在主角身上,起先看的時候我個人蠻不喜歡圓香,覺得他過度自我中心,還在學著怎麼社會化,作為都讓人煩躁。但隨著故事的開展,她的小任性及迷茫都真實地呈現了現代青少年的樣貌。
SNS上的標籤是青少年溝通交流、甚至一夜成名的利器,主角圓香卻找不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標籤,別人硬貼上來的 #女校的王子 #有女友的女同性戀 #厭食症 她每一個都不認同甚至討厭。就像我曾經經歷的青春期,父母總說你就是那個會去排隊的動漫迷嗎?我當下也是強力否認,現在卻也活成了阿宅的樣子。
標籤或是刻板印象並非全然不好,它們都是是快速讓人認識你、讓人知道如何對待你的方法之一,人與人相處時,有時候就是需要快速地得到對方的「使用手冊」,抓到距離感反而才能拉近距離。
與其強烈地對世界說「我不是這樣的人」,不如對世界說「我是怎樣的人,請怎樣對待我」。青少年階段也許就是一個篩選標籤的過程,可能找不到完全符合的(現在說我是個動漫迷,我心中也是會覺得有點微妙,想說些什麼,但想想還是算了那種感覺),但至少可以找到接近的標籤,畢竟,人是複雜的,確實也沒辦法完全理解另一個人。
本作圓香最後也做了一個很符合本作主題的收尾,嘎然而止的結局突然掉下。至於是怎樣的結局,我就不爆雷了,有興趣去翻翻吧,才三萬字而已,作為閱讀復健也不失為一本佳作。